2025中国少儿科幻星云奖大会暨首届科幻图书云展会将于今年5月在哈尔滨市举行。
少儿科幻星云奖创始人、国际少儿科幻协会主席、科普科幻作家董仁威通过视频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少儿科幻星云奖在推进少儿科幻交流活动中发挥不可或缺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本次盛会将为少儿科幻创作者、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全方位促进科幻产业的蓬勃发展,激发广大少年儿童对科幻事业的无限热爱,为少儿科幻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持续创新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少儿科幻事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为活动指导单位,中国作家协会社联部主任李晓东期待少儿科幻大会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幻的种子,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无限想象。“通过这样的教育,孩子们将怀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未来可能成为像马斯克、刘慈欣那样的著名人物,为人生增添无限可能性。”
科幻作家王晋康的新书《美丽星来的绿色飞猴》在现场首发揭幕。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作家叶梅,中国航天科普专家、《独行月球》科学顾问周武等带来主题演讲。
活动由哈尔滨市出版物发行业协会主办。
自2010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创立以来,中国科幻文学界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峰。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斩获拥有“科幻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更是带动了中国科幻产业的迅猛发展。2020年,少儿科幻星云奖作为一个独立奖项正式设立后,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少儿科幻作家和作品。
少儿科幻星云奖组委会发起了原创少儿科幻图书征集活动,并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推出“中国少儿科幻星云书系”,以期打造一套少儿科幻丛书。
少儿科幻文学作为科幻文学与儿童文学的融合体,在百花齐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童趣型科幻文学。该类作品紧扣少年儿童的阅读特点和趣味爱好进行创作,强调阅读的惊奇感、夸张性和少年英雄主义情怀。
第二,文学型科幻文学。它以创作文学意味浓厚的科幻作品为目标,侧重于在充满传奇色彩的儿童科幻故事中呈现儿童的心灵成长,引发思考。
第三,科普型科幻文学。它以文学为手段实现科普的目的,除了普及科学知识,它还承担着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的使命。
第四,科学型科幻文学。科幻中的科学是面向未来的科学,将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的目光导向未来,激发他们去探索科学的真谛。
少儿科幻文学正是探索未来各种可能的最好形式,它既可以使孩子们为未来作好思想准备,又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创造未来。这也是“中国少儿科幻星云书系”的使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