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制高点+塑造新优势,全力建设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山西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已将制造业振兴升级作为全省加快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未来将采取哪些重点举措推动制造业振兴升级,精准实现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山西给出的答案是: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谋划建立一套制造业振兴升级指标体系,聚焦产业突破、政策支撑、工作机制三大领域综合施策,实施一系列专项行动作为路径抓手,全力建设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高端化方面,加快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增强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智能化方面,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绿色化方面,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强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再生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产业链和专业镇仍是两大抓手。我省将建立完善省级重点产业链储备库,在壮大现有十大重点产业链基础上,加强新型储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链培育,为全省产业转型打造新的增长点,力争到2025年重点产业链营收突破8400亿元。完善特色专业镇遴选认定标准和考核激励办法,用足用好全省培育特色专业镇发展资金,力争2025年省级专业镇达到30个以上。
“我们将按照‘省级统筹推进、市(区)主体试行、园区承载建设、中试核心带动’建设模式,推动建设创新成果产业化承接基地,承接发达地区创新成果在我省产业化落地。出台山西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梯次培育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主体,力争年度培育20户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0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李鑫介绍。
此外,我省将持续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钢铁、焦化等产业提高先进产能占比,促进化工、有色等产业延伸发展,提升酒、醋等消费品行业竞争力。加快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煤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氢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抢占制高点、塑造新优势,聚力挺起制造业“硬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