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亚洲绿色智慧有色金属工厂峰会活动特点
主要特点
获取有关亚洲国家能源效率和排放政策的最新信息
了解该地区绿色智能有色金属工厂的经济性
了解投资者需要什么才能使项目具有可
盈利性 与投资者、资助者和顾问辩论挑战和机遇
评估绿色环保该地区正在发展智能有色金属市场
评估绿色智能有色金属行业的新技术
评估先进有色金属技术及其产出的市场机会
与行业领导者讨论新兴绿色智能有色金属市场的未来
受益于一些行业领先技术提供商的技术专长洞察力
参与激烈的讨论并与高级意见形成者分享最佳实践
网络并与该地区领先的绿色智能有色金属项目业主开展业务
发现新的商业2022 年及以后的机遇
将您的公司置于全球和亚洲绿色智能有色金属行业的前沿
2022亚洲绿色智慧有色金属工厂峰会活动背景
2021年1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拟重点发展重有色金属(含伴生矿)采选(铜、铅、锌、镍、钴、锡、锑、汞的采选)和冶炼。重有色金属(铜、铅锌、镍和钴)。、锡、锑、汞冶炼,包括再生冶炼)、铅蓄电池制造、电镀工业、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制造(电石法PVC制造、铬盐制造、以工业固体废物为原料的无机锌化合物)行业),皮革制革加工业等6个行业。重点防治重金属污染物为铅、汞、镉、铬、砷、铊。其中,铅、汞、镉、铬、砷五种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到2025年,重点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产业重点重金属污染排放量与2020年相比减少5%以上,重点行业环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批历史突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将得到治理。到2035年,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提高重金属污染监管能力,污染治理和风险防控全面提升,重金属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改造。加大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生产工艺升级改造,统筹推进污染减排和减碳工作,减少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2025年12月31日前,锌冶炼企业完成立槽式锌冶炼设备的更新换代改造,铜冶炼企业积极推进转炉转炉技术升级改造。到2025年,铜冶炼转炉转产产能比重将降至40%以下。重点地区现有铅锌、铜冶炼企业对颗粒物和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实行特殊排放限值。根据重金属污染防治需要,省人民政府可以提高对重金属行业和实施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域的要求。鼓励地方政府出台更严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采用喷水、旋风、湿法等陈旧简单除尘处理工艺的有色金属矿山加工企业,要加强废气收集,实施过滤、除尘等颗粒物处理升级改造工程。储存和储存产生的汞废物。信息的使用和处置,实现可追溯和查询。对涉镉铊企业开展查处整治。开展农地镉等重金属污染源防治,继续推进耕地周边镉等重金属产业排查整治。地方生态环境部门重点关注重有色金属冶炼、钢铁、硫酸制造、磷肥制造等工业企业,涉及黄铁矿制硫酸、含铊矿采选、含铊灰利用等. 督促铊相关企业建立铊污染风险台账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对销售数量进行一一整改。开展涉铊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脱铊升级改造,严格执行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达标要求。建立涉铊企业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督促企业对矿石原料、主要副产品、生产废料中的铊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做到铊可核算、可追溯,减少排入环境的可能性。加强重金属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锌湿法冶金工艺必须配备浸出渣无害化处理系统和硫渣处理设施。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物资堆场、废渣堆场环境管理,采取防渗漏、防流失、防散落等措施。加强尾矿污染防治,开展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尾矿库污染治理“回头看”和嘉陵江上游尾矿库污染治理。严格执行废铅蓄电池、冶炼灰、和钢铁厂烟尘,防止二次污染。依法整顿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和其他非法从事铅、铜、锌、汞等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企业。加快“锰三角”地区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开展锰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涉锰企业污染治理。完善重金属污染物标准体系。研究修订铅锌、电镀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制定出台废水、重金属在线监测、安装、运行、验收等技术规范。推动有色金属等行业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的申报和发放。修订《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控制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细则(试行)》。省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地方排放标准体系建设,加快研究制定锰、钨、钼等地方集中产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解决区域污染问题。完善地方排放标准体系和特色产业。完善汞及汞化合物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技术政策,制定汞废物处置和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监测预警。加快废水、废气重金属在线监测技术和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监测预警体系,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
2023亚洲绿色智慧有色金属工厂峰会活动报名方式待添加。